阿北炸裂!邵琇珮推翻偵訊筆錄 柯文哲當庭怒嗆檢察官:出來對戰
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今(3)日再開庭,繼上月29日再次傳喚前台北市政府都發局總工程司邵琇珮作證,接受台北市議員應曉薇、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等被告詰問。
今天傍晚5點許邵琇珮的詰問結束。柯文哲親自發言表示:「對於邵琇珮證詞沒有要反駁的,她就像過去所認識的一樣認真、專業,只是現在看起來有點憔悴,她被很多人誇為最優秀的公務員,怎麼在這件訴訟中變成對自己專業產生懷疑?整件京華城案由邵琇珮為主辦人,應該沒問題,她最認真、專業,也沒有操守問題。」
柯文哲強調:「我已經被關9個月,這幾天作證還在吵法源依據?到底怎麼回事?到底檢察官所指控的圖利證據在哪裡?講醫療我是專業,講葉克膜我是世界權威,但都市計畫我只是看局處的提報單照著唸,2021年我把京華城案送研議就沒再管了,公展只是蒐集意見而已,2021年COVID-19疫情,誰去管這個案?我都沒有碰,我猜副市長、都發局長也沒有碰。」
柯文哲喊話檢察官,所謂市長室秘書曾打電話給時任都發局長黃景茂關切京華城案進度,「拜託你們查清楚,秘書打電話跟市長透過秘書打電話是不一樣的。」柯文哲更嗆:「我已經關9個月了,公訴檢察官不要出來淌渾水,起訴書誰寫的就出來!我來跟他對戰!」
黃景茂也親自發言表示,自己經手京華城案送研議到公展的部分,「其實我沒有什麼壓力,我沒有任何壓力」,包括邵琇珮等同仁大家都認為,京華城案沒有適法性問題。
雁默:台湾房地产泡沫,最后可能会是大陆买单
- 雁默台湾自由撰稿人
分享到:
2024-02-23 07:28:31字号:A- A A+来源:观察者网阅读 185977
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】
“两岸干脆打一仗,看房价能不能跌”。
这心思,可不是来自台湾统派,而是来自“天然独”。这么一说,你就知道台湾房价问题有多严重,青年有多绝望了。
不打仗有解吗?无解。这岛上,只有来一次大革命才能实现大面积的财富转移,但普选民主却是反革命的,因此最终,“天然独”也只能求战争解套。可笑不?大家都笑中噙泪。
台湾房价之高,在全球名列前茅。如果将性价比也拿来平均一下,我认为台湾房价是地球最贵,没有之一。
根据Numbeo的数据(2022年103个国家/地区),台湾市中心房价全球排名第五,大陆第三。市郊区房价台湾排名第九,大陆第四。
以城市论,台北市房价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12,就快追上纽约、伦敦,但与深圳、上海、北京还有段差距(2022年),仅略高于广州。
论房价一定要比工资,台湾平均房价所得比近10倍(注1)。
对于斗胆拿台湾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刚需买家而言,问题不在于价格高不高,而在于值不值。台北市算是台湾生活机能最优的城市,但若你去过北上广深,再到台北就能体感什么叫做“不值”。
大陆现在房价普遍下跌,从台湾年轻人的角度看来,这是人间福音,因为台湾还在涨,连台南那种称不上三线城市(大陆标准)的房价也在飙涨中。按人民币换算,台南市平均每平米2.5万。
台南的城市性质比较像扬州,主打美食,是旅游之都。但有两个问题,一是扬州当前的平均房价只有台南的一半,二是论美食景观历史文化,台南能与扬州比吗?

扬州新楼盘一月均价为13306元/平
当我说台南2.5万时,可不是单指新房,若在城中心,50年房龄的“老破小”就是2.5万。你若说台湾的房子永久产权能传家,我会问你哪个子孙要住50年老房?琢磨着父母往生后卖出套利吧,那得房价仍有升值空间才会有人接盘……但台南?这城市只有188万人口,而且已经呈负增长,扬州则是455万,人口正增长。
传家最实惠的东西是现金,这一点连我那拥有三栋四层楼独栋洋房的房东也点头称是。房子要卖掉才是钱,卖不掉就只是一方水泥空间,维持它还要花钱,出租还得担心恶房客。
那一线城市如何?上海郊区临地铁的新房,均价大约4-5万每平米。台北市的郊区是新北市,临地铁的房价在5-6万每平米。上海人口2600万,台北加新北人口660万。能买国际大都会上海的话,为何要买脏乱的三线城市新北?
那么,凭什么大陆房价能跌,台湾却不跌?最简单的答案就是——大陆房市泡沫比较大,因此比较早破。
两岸在住房问题上的类似之处如:一、供过于求。二、房价收入比高。三、人口负增长。四、公摊面积占比高。五、买房心态相近。六、持有成本过低。
我们中国人的买房心态原则上就是“投资”,认为房子不光能赚钱,还能保值,这就是投资心态。一旦存有这种心态,买房意志就很坚定,认为反正一定会有接盘侠,因此什么坑都不怕,直到房市泡沫破裂,接盘侠喊出一个让你怀疑人生的价格。

投资首重持有成本。在美国买房,税率、保险和修缮费用高,卖房的规费也高,房屋持有成本是台湾的50倍。而在岛上,买车的持有成本比买房还高,因此老一辈人都会劝子孙先买房,再买车。
台湾土地持有成本有多低?以土地税为例,市价1000万的土地,地价税只要1600元,就这么低。原因出在征税依据公告地价,而公告地价只有土地市价的8%。换言之,有钱不囤房简直就是傻子,这就是为何台湾人爱买房投资,房产商也不怕长期持有卖不掉的空房。
自2016年至今,台湾住宅价格指数上涨了近30%(29.73%),拥有3间房的人从33万飙升至51万人,显示炒房仍被视为最稳当的“投资”。
只要买房心态是投资,房子就是金融商品;只要是金融商品,就会滑向高杠杆;只要滑向高杠杆,整个产业体质就脆弱;房地产体质脆弱,就会让一大堆附随供应链也脆弱;只要支撑经济发展的这一大堆供应链体质脆弱,政策面就不敢戳破泡沫,不敢调高房子的持有成本。如此恶性循环。
然后就是供过于求,工薪收入与房价距离愈来愈远,人口负增长,家庭两代人为银行做牛马,幸福感无从说起,剥夺感代代相传。
因此讲白了,华人居住圈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宜用房地产支撑发展的地区,因为我们迷信有土斯有财,将买房视为投资,在此避险心态下,无产阶级的幸福感就完全被剥夺了,小资产阶级则是负债累累。
台湾的空屋率是8.77%,看起来问题不大,但5年屋龄以内的新屋空屋率是20%以上,明显供过于求。但16年来赚得满钵盆的建商尚有底气粉饰太平,卖不好干脆不卖,或顶住台面价格,但台面下小跌出售。而股市处于高档,房贷利率维持在2%低位,通胀也形同鼓励买房保值,使得建商愿意坚守价格,支撑市场信心。